发布日期:2025-02-05 14:04 点击次数:132
今年春节期间,“博物馆热”不断升温,文博游成为许多年轻人假期出游新选择。作为我国首座反映古代矿冶科技史的专门性博物馆,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精心推出了首部博物馆舞台剧,跨界打造文博消费新场景,让游客们在沉浸式体验中,领略华夏青铜文化的魅力。
1月31日,正值大年初三,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首部以青铜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舞台剧《因为青铜》正式开演。
演出现场,灯光明暗转合,舞台起落浮沉。演员化身导游带领观众,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楚国,走进舞台布景搭建起的“铜绿山”,近距离领略楚王在这里大兴炉冶,开创青铜盛世的辉煌成就。剧中,楚王为备战命令矿工赶制大批青铜剑,这些武器需要半年炼制,而楚王给出的时间仅是30天。收到命令的矿工季杼日夜难寐:要在短期内大规模开石造剑,免不了大批矿工要命丧铜绿山。
“铜绿山宝山青铜为上天所赐,铸剑为犁和为贵,能化干戈为玉帛是明君。”为了这些矿工的生命,楚国民女楚叶冒死劝谏楚王化干戈为礼器。
该剧立足于历史文化,融入了人物故事,在声光画影之中,调动观众情绪,使观众在剧演中了解铜绿山的故事,生动展现了铜绿山遗址对华夏青铜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让青铜剑、冶炼炉等馆藏文物在游客眼前“活”了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运用现代化舞台表现手段与精妙的叙事架构,通过互动式剧情演绎、升降式舞台沙盘,以及光、电、投影等沉浸式技术,巧妙搭建起古今桥梁,让深厚的历史积淀与蓬勃的时代精神交相辉映,赋予古老历史崭新的当代价值,
看完了演出的游客张茜说:“现场非常震撼,看展览和舞台剧,让我对眼前的文物和脚下的历史有了新的感悟,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随着演员谢幕,音乐响起,不少游客意犹未尽地走出展厅。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舞台剧导演邢时苗介绍:“首先我们把人物设定好,穿插在观众中间,让观众有一个沉浸感。其次我们用了大量的机械手段,使得观众觉得好看。通过这部戏剧把更多的观众吸引进来,走进我们的演出,再走到真正的遗址里。”
饰演剧中楚王一角的范彬斌是来自当地艺术剧院的一名演员,他说:“近几年,我尽可能地在各种场合去推广青铜文化,因为大冶是青铜文明发祥地,值得被宣传。当时怀着忐忑的心情接受导演的挑选,很荣幸能够成功参演这部剧,我倍感珍惜,一天三班排练了近半个月,希望为市民游客带来崭新的游览体验。”
《因为青铜》总制作人谢海涛说:“青铜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巨大作用,我们希望把这段成功的历史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我们看见青铜可以铸造兵戈,也可以铸造礼器,可以是战争,也可以是和平。希望为中华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青铜文明,能在今天更加熠熠生辉。”
返乡大学生焦傲特地赶回来看这部戏,他说:“我之前对青铜文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校园的历史课本上,缺乏直观的感受和深入的了解。但这场戏剧演出,将曾经遥远的青铜文化带到了我们身边,它们不再停留在冰冷的展柜和一成不变的文字里,它们能够生动有趣地诉说往昔的辉煌,感觉非常不错,这是我们新时代对青铜文化传承发展新方向。”
据了解,春节期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将上演30场舞台剧,同时还开设文创市集、花灯展览等活动,打造文博消费新场景,让游客在博物馆里过大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陈海波 通讯员石程曦)
Powered by 七乐彩玩法介绍及中奖规则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